第51章 决战在即
第51章 决战在即 (第1/2页)夜色已深。
与往日的宁静不同,今夜的行在到处都充满了脚步声,车声、马声、铠甲声……
御帐内,郭宗训呆呆地看着案上的那份地图,旁边的饭菜早已凉透。
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再跟着老爹郭荣。
大战在即,他现在只想着如何才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甚至当曹彬前来报告,说已经确认了昨晚宴席上无故消失的太监是谁时,他都没有心思理会。
在他看来,毕竟老爹又没有中毒!
而且即便是他们提前终止下毒,自己也没有任何证据。
这种情况下,若自己强行将那太监抓起来刑讯逼供也无济于事。
这毕竟是会掉脑袋的事,那太监也一定会打死不认。
而且若真是赵家两兄弟要对老爹下毒,那一旦将太监抓起来,很有可能惊动他们,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还是那句话,自己肯定是要手撕赵匡胤的,但必须把握好火候。
今日已经让韩通“出卖”了自己,这就差不多了。
现在帮老爹完成北伐的梦想,拿下幽州才是重中之重。
不管是别的任何事,全都得靠边站,绝不能影响幽州决战、影响老爹北伐的大盘……
一念至此,他突然叹了口气。
说实在的,他是真的没有信心。
因为有绝命毒师的“后车之鉴”,固守涿州的成功率或许会大一些。
但幽州的那个任务,成功率的确太小了。
而赵匡胤的“调虎离山、奇袭幽州”的计策也绝不可能成功。
换句话说,除非辽国的那位“睡王”耶律贤亲自指挥作战,昏招频出,否则想拿下幽州,实在难比登天……
啊呸!
八年抗战难不难?
抗美援朝难不难?
既然都到这一步了,有些事,再难也得去做!
郭宗训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了起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像之前行军的那段时间一样:反复推敲每一步,反复确认每一步……
与此同时。
大辽永兴宫内。
两个看上去比郭宗训大四五岁的契丹少年,也正仔细地研究着地图。
“斜轸,你若是周军,会如何进攻幽州?”个子稍矮,面色有些病态白的少年率先开口问道。
他的声音有些虚弱,似乎是中气不足,但那双深邃的眸子却异常明亮。
另一个少年扭头看了眼中气不足少年,笑了笑,直接走到一旁,抽出匕首插在肉上,又走到一旁的虎皮毯上随意地躺了下来,
一边大口啃着肉,一边说道:
“我才不当周军,要当贤郎主你去当!”
被称作贤郎主的耶律贤笑了笑,脸上的病态白也似乎淡了不少。
随后故作严厉道:“耶律斜轸,这是命令,你不是说要永远追随我吗?”
被称作耶律斜轸的小孩嘴角抽了抽,撇起嘴以示他最后的倔强!
“快说!”耶律贤皱了皱眉,面色阴沉了下来,显得愈发的病态。
年仅十一岁的耶律斜轸抬起袖管随意擦了擦嘴角的油渍:
“上中下三个办法!”
“你要先听哪一个?”
耶律贤挑了挑眉:“中策吧!”
“中策是孤注一掷,在我大辽援军赶到之前,集中全部力量攻打幽州城。”
“但幽州城坚,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不可能打得下来,待我大辽援军一到,他们就是瓮中乌龟王八了……”
耶律贤无奈地笑了笑:“是瓮中之鳖,让你多学学汉人的书,就只看兵法!”
“哦!”
耶律斜轸随口应了一声,丝毫不在意,又啃了一口肉。
耶律贤又道:“那上策呢?”
“上策是假装攻打涿州,引幽州守军出城,就是什么调猪离圈……”
“是调虎离山!”
“若真被调出来了,那不是猪又是什么?”
“好吧,你对了,继续,下策呢?”
“下策便是真打涿州,然后占据涿州,围困幽州……”
耶律贤皱了皱眉:“这只怕连下策都算不上吧,周军长途奔袭,就算兵不血刃连克三州,但战线过长,后勤必然出问题!”
“等我大辽援军一到,断他粮草供应,涿州不攻自破,周军占据涿州又有何用?”
耶律斜轸笑了笑:“不错,这三个办法其实都是蠢到了极点,所以只要陛下不胡来,周军必败!”
耶律贤皱了皱眉,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不料耶律斜轸又接着说道:“可如果要是我的话,我会选择下策!”
耶律贤愣了愣,疑惑地看向耶律斜轸:“为何?这下策可是最笨的办法……”
耶律斜轸打断道:“若是我以粮道为鱼饵,故意引你劫粮道呢?”
闻言,耶律贤登时愣了愣,随即又看着地图思考了一会儿,这才笑道:“那也没用啊!”
“援军一到,他们终究是寡不敌众!”
耶律斜轸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贤郎君,论其他的我不如你,论兵法,你不如我!”
耶律贤沉声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耶律斜轸笑道:“如果在以粮道为饵的基础上,再让幽州城内部发生动乱呢?”
耶律贤皱了皱眉:“动乱?什么动乱……”
耶律斜轸又啃了一口肉:“不知道,反正必须是越大的动乱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攻下幽州!”
“不过这个难度太大了,几乎是不可能,但相对而言,在三个办法里来说,也是最有可能的一个了!”
说到此,耶律斜轸还不忘补充道:“但是吧,既然陛下决定亲临幽州督战,那一切都说不准了,毕竟陛下他……”
话音未落,耶律贤突然狠狠瞪了一眼耶律斜轸:“闭嘴!”
耶律斜轸愣了愣,不甘道:“怎么了嘛,我说错了吗?”
“谁知道陛下会干出什么事,贤郎主你一直被软禁在这里,应该比我还清楚啊!”
耶律贤皱了皱眉,沉声道:“不想早死的话,你最好学会三思而后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