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的岗位,新的目标
第三十章 新的岗位,新的目标 (第2/2页)后来,飞云跟肖兴说:“从结婚到现在,你爸妈、你哥他们许诺我的那些事,没有一件做到的,全都是骗子。现在咱们房倒屋塌,也别指望他们帮忙,还得靠咱们自己。”肖兴点点头,他知道飞云受了不少委屈,也下定决心,就算再难,也要靠自己的双手,给家人盖一座安稳的新房。
当时,飞云的弟弟也来北方了,跟着肖兴和肖红一起打理煤场,几个人商量着,先凑钱买砖。春天的时候,每车砖(2000块)才四十元,可当时已经到了冬天,砖价涨得厉害,每车砖涨到了一百五十元。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咬牙订了两万块砖——这意味着要花一千五百元,几乎是肖兴半年的工资。
新房的地基选在一块靠近公路的椭圆形地块上,地基和公路之间有一道深深的壕沟,有一米多宽,半米多深,砖车根本开不进去。肖兴犯了难,要是雇拖拉机填沟,一天就得五十元,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想起小叔叔家里有辆拖拉机,于是厚着脸皮去求小叔叔帮忙。小叔叔很爽快,答应免费帮他拉土石填沟。
第二天一早,小叔叔就开着拖拉机来了,拉了整整一天的土石,在壕沟上垫了一个平缓的小坡,刚好能让砖车开过去。看着砖车稳稳地把两万块砖卸在地基旁,码成一座小山,肖兴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建房的第一步,总算迈过去了。
接下来是拉白灰。肖兴还是找小叔叔帮忙,开着拖拉机去二十多里外的野河镇拉白灰,野河镇属于外县,路途远,还容易遇到检查。果然,在返回的途中,他们遇到了外县的交警拦车罚款。肖兴和小叔叔一下子慌了——他们身上只带了拉白灰的钱,根本没多余的钱交罚款。
“同志,我们是拉白灰盖房的,不是跑运输的,能不能通融一下?”小叔叔陪着笑脸跟交警解释。交警皱着眉,说:“按规定,农用拖拉机不能拉危险品,罚款两百元。”两百元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肖兴急得满头大汗,只好跟交警攀谈起来,问他是哪里人。
当得知交警是附近车网口村的人时,小叔叔突然眼前一亮:“你认识车网口的李建军吗?他是我表弟!”交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李建军?我们是邻居,关系好得很!”这下,事情有了转机。交警连忙摆摆手:“既然是熟人,那你们快走吧,前边还有关卡,到时候提一下我的名字,他们就不会拦你们了。”
就这样,他们一路有惊无险地把白灰拉回了家。淋石灰需要一个大铁锅,还得挖一个大池子。肖兴很快就找人挖好了池子,可借大铁锅时又遇到了麻烦——他常年在外教书,跟村里的人不熟,跑了好几家,都没人愿意借给他。没办法,肖兴只好自己动手,用砖砌了一个方池子,代替铁锅淋石灰。
没想到,当天晚上就下起了大雨,倾盆而下,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石灰需要用水淋成灰水,倒入大池子里,备用。没有大铁锅,就用那个小方池子代替。肖兴在附近较低的地方挖了一个坑,以便聚积雨水。这样就不用专门拉水了。然后用铁锹将石灰铲到小池子里,然后用桶或盆打来雨水,倒入小池子里。等待石灰焚开,化成灰水,就打开小池子的挡口,让灰水流入到大池子里去。肖兴顾不上吃饭,披着雨衣就在雨地里一点一点的淋着石灰,地面积成一滩浑浊的白浆,溅得他的卡其布裤脚满是星星点点的白印,湿了的布料贴在腿上,凉得像冰。雨珠顺着额前的碎发滴进眼里,他也只胡乱用袖口抹一把,袖口的灰混着雨水,在脸颊上蹭出两道黑印,活像个小花猫。远处的车灯在雨雾里晕成一团模糊的黄,把他弓着的脊背拉得很长,铁铲撞击地面的闷响,混着雨声沉在黑夜里,每一下都像敲在湿冷的泥地上。就这样,肖兴在雨地里忙了一夜,不知疲倦。直到黎明时分,雨才渐渐停了。天亮后,他看着这些淋好的石灰,露出了疲倦的笑容——这场大雨,好像是上天同情他的遭遇,特地在淋完石灰的关键时候停了,真是“人不帮忙天帮忙”。他伸了伸僵硬的腰,心里想着:只要坚持下去,新房很快就能盖好,到时候,飞云和孩子就能住上安稳的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