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游子的漂泊岁月 > 第三十一章 既要工作又要盖房。

第三十一章 既要工作又要盖房。

第三十一章 既要工作又要盖房。 (第2/2页)

为了贴补家用,也为了给盖新房多攒点钱,肖兴也琢磨起了副业。他在桃花岭附近的公路北边,十三公里桩撅处,收拾出了一片小地方当煤场。这片地方不大,长五米,宽约两米,紧挨着一面矮墙。墙根下有个矮矮的洞,两米宽、一米高,肖兴在洞里铺了干草,又垫了一片旧席子,刚好能躺下两个人——这就是他和妻弟看煤时的住处,简陋得连挡风的门都没有。
  
  收拾煤场时,肖兴先在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煤矸石,防止好煤和泥土混在一起。然后就等着小马车送煤来——附近的小煤窑里,每天都有赶马车的人拉着煤块出来,卖给周边大大小小的煤场。只是收煤时没有秤,只能靠“量方”估算重量:先看马车车厢的大小,再看煤块堆得有多高,大概算出立方数,再按每立方煤的重量估算总斤数。这种估算误差很大,算多了肖兴吃亏,算少了赶马车的不乐意。
  
  有次一个赶马车的来送煤,肖兴估算着说:“这车煤大概一千斤吧?”赶马车的立刻急了:“你这是瞎算!我从煤窑拉出来时,人家估的是一千二百多斤,你怎么还少算了两百斤?”两人争执了半天,最后肖兴让步,按一千一百斤算,赶马车的才愿意卸煤。肖兴后来才明白,老话说的“巧买哄不了拙卖的”一点没错——赶马车的每天拉煤,自己车上能装多少,心里门儿清,想在数量上占便宜,根本不可能。
  
  收来的煤块,主要卖给两类客户:一类是邯郸以东省市的发电厂,他们需要大量煤块发电,每次都要好几吨;另一类是从山西拉煤返回的货车,司机们路过时会顺便加载些煤块,回去卖给当地的农户。
  
  有个星期日,肖兴和妻弟忙了一上午,刚收了十几吨煤块,正坐在墙根下休息,就听见“吱”的一声,一辆蓝色货车停在了煤场边。肖兴连忙站起身,热情地迎了上去。司机是个山东口音的中年人,从车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兄弟,你这煤怎么卖?”
  
  肖兴报了个比市场价低两分钱的价格——他知道山东来的司机都喜欢实惠,价格合适才容易成交。司机果然没反对,走到煤堆前看了看,问:“这堆煤有多少吨?”肖兴心里有数,他们收的煤加上垫底的煤矸石,总共也不足十五吨。但他想促成这笔买卖,就笑着说:“大哥,我看就按十五吨半算吧,你拉走,怎么样?”
  
  司机愣了一下,没想到肖兴还多算了半吨,心里顿时觉得划算,想了想就点头:“行,就按你说的算!”肖兴赶紧找来附近煤场帮忙装车的工人,几个人拿着铁锹,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煤块都装到了车上。
  
  等货车开走后,肖兴粗粗算了一笔账:每吨煤能赚十块钱,十五吨半就是一百五十五块,这相当于他一个半月的工资!他和妻弟相视一笑,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笔收入冲散了。
  
  而学校勤工俭学攒下的那些煤块,大多是煤矸石,卖不上好价钱。贾校长就跟肖兴商量,把煤矸石拉到他的煤场,让他帮忙卖掉。肖兴爽快地答应了,虽然煤矸石利润低,但能帮学校补贴办公经费,也是好事。于是,学校的煤矸石源源不断地拉到肖兴的煤场,再通过他的手,变成一笔笔现钱交到学校,解决了办公经费不足的难题。
  
  那段时间,肖兴过着“双面生活”——白天在学校里教书育人,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晚上在煤场里守着煤堆,满身煤尘却干劲十足。虽然辛苦,但看着学生们的成绩越来越好,家里的新房渐渐有了雏形,煤场的生意也慢慢走上正轨,他心里就满是踏实——只要肯努力,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