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种下去的种子,发芽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 种下去的种子,发芽了 (第2/2页)不少人连夜没了首级,后人称这三年为“****”。
冷厉的铁腕手段激起了血雨,仅此一桩,各路反叛注定打不开气候。
再无人怀疑这个皇帝的决心,大晋的演变只能激流勇进。
鼎革更替,没有谁还能逆流执拗,压也好,宁死也行,都被大潮卷走。
一砖一瓦重建起的新国家,根根成立在会拿农具的百姓手中。
赋予平民知识的种子终于起芽,新帝国的明天,需要他们一点点雕塑。
转头看时,几年已是沧桑。
不知不觉,三年已逝,无数故事变旧了。
入夏那天,皇家学院要送出它的一批毕业生。
五十万人,平均不过十五岁,相互鼓励,共度过三年时光。
一个个准备投身四方,将青春和新力注入帝国每寸土地。
典礼日子选在京城,总院热闹非凡。
刘启从早至晚都在,看着台下无数渴望成长的脸。
难言的欣慰涌上他的眉眼,他把未来寄托进这些优秀少年身上。
最坚实的基石,不在石头,而在一个个年少的笑容里。
只要留给他们世界上的东西能有用,或许未来没那么孤单。
“三年前踏进校门,很多人是一张白纸,将有的什么都不会。”
“农田的地垄上,作坊的小巷里,有新来的学子,有姑娘。”
“家族几代不见出头,一生似乎看不到光。”
“可是今天,你们应当知道,是自己挣脱了过去的枷锁。”
“你们此刻起,早已和过去不一样了。”
“各路少年少女,将去修水渠,赶路,持教鞭,守法绳。”
“你们身上的重担,是帝国未来的荣枯,是百姓命运的托付。”
“朕知道,以后总会遇见什么,艰险坎坷少不了。”
“各处的利益、权谋、难题,会诱惑你们,也可能阻挠你们。”
“但有一点,你们应深刻不忘,三年前立下的誓言。”
“为何而读书,为谁谋理所,心里的答案如今该有了吧。”
“说到底,是为了认清世界本源,是为了堂堂正正活着能救助苦难者。”
“而最重要的,是哪怕一丝改变与坚持,都配得感激世界。”
“时间到了,去闯吧,孩子们。”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别吝惜已经学会的本事。”
“如果沸腾的心能点亮前方,那就向前吧,新纪元是真正属于你们的。”
“朕会在京师原地等候,等着你们创造更大的功业。”
话音借扩音法阵传开,扩散到所有角落,成千上万人的耳中都在激荡。
一时年轻人泪水不停涌起来,彼此相拥,热血沸腾。
一排排下跪致敬,那是改变命运的感佩。
青年男女们高声诵念,为时代立下信念。
呼声跳荡山川,三日三夜难消。
历史把这天叫作“神武开元”,真正的新纪元由此被点亮。
旧时代在这里终结,往前跨一步,大晋如同获得新生。
后来皇院出身的青年四处散播开去,成了每行每业的翘楚。
像蒲公英一样,他们飘去了更远的地方,把希望洒进辽阔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