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冒死进谏
第四百七十一章 冒死进谏 (第1/2页)同样需要一个明确的继承人来稳固人心。
这本来是一件,足以让整个帝国上下都欢欣鼓舞的大事情。
可这个消息,传到某些人的耳朵里,就完全变了个味道。
国子监,是大晋的最高学府,也是新时代文官集团的摇篮。
祭酒孔颖,是刘启当年亲手提拔上来的儒学大家。
这个人的学问很深,在士林中名望也极高,被人称作当代的文宗。
刘启当初推行新学,建立皇家学院的整个体系。
孔颖是其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执行者。
可以说,要是没有孔颖,刘启的教育改革,根本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孔颖和他身后那一批新派文官。
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
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的开启者,是皇帝思想的代言人。
这些人渐渐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他们手里的权力,到底是谁恩赐下来的。
当皇帝打算立后产子的消息传过来时,孔颖的第一反应,根本不是欣喜而是警惕。
他立刻召集了几十个心腹门生,在自己的府邸里面,开了一场秘密的会议。
“各位,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宫里面的消息。”
孔颖端坐在主位上,神情很严肃,完全没有即将迎来国母的喜悦。
“陛下春秋鼎盛,想要立下后嗣,这本来是国家的大幸。”
“但是,皇后的人选,以及未来皇子的生母,却关系到国家的根本不能不谨慎。”
一个年轻的御史,马上就领会了意思,接过了话头。
“老师说的没错,那赵氏姐妹出身太低了。”
“不过是陛下还没发迹的时候,身边的侍女罢了。”
“要说德行,要说才学,要说家世,她们到底哪一点,配得上母仪天下?”
“要是让这种卑贱的人,诞下了皇子,那未来我们大晋的血脉岂不是要蒙羞。”
另一个翰林学学士也跟着附和起来。
“是啊,陛下是千古一帝,未来的太子,也必然是人中之龙。”
“龙的母亲,又怎么能是凡俗的女子?我们身为臣子,有责任替陛下分忧。”
“必须劝谏陛下,另外选择名门闺秀,才能保证我们大晋江山万代传承。”
一时间,整个书房里群情激奋,就好像他们正在做一件,匡扶社稷的伟大事。
他们的话里,充满了对赵氏姐妹的鄙夷和不屑。
也充满了他们对自己身为士大夫阶层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
在这些人看来,治理国家,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的事情。
皇帝负责坐稳江山,武将负责开疆拓土。
而他们这些文官,则负责教化万民,维护纲常。
皇后,作为天下女子的表率,未来的国母。
她的出身和德行,实在是太重要了。
赵含嫣和赵如烟,两个连大字都认不全的村姑,根本就不配坐上那个位置。
这不仅仅是丢皇家的脸,更是丢他们整个士大夫阶层的脸。
孔颖听着门生们的议论,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需要把这件事,上升到国本的高度。
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理由,去干涉皇帝的家事。
“说得很好,我们吃着朝廷的俸禄,自然就应该替君王分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