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冒死进谏
第四百七十一章 冒死进谏 (第2/2页)孔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件事,不只关系到皇室的颜面,更关系到我们大晋的未来。”
“自古以来,外戚干政,就是取乱的根源。”
“那赵氏姐妹要是得了势,她们的家族,必然是鸡犬升天。”
“一群泥腿子,突然得到高位,根本不懂礼数。”
“也不知道进退,将来一定会成为祸患。”
“我们这些人今天要是不仗义执言,那将来的史书上,后人会怎么评价我们?”
“难道要让我们背上一个,谄媚君上,坐视国本动摇的骂名吗?”
“老师说的对,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管。”
“明天早朝,学生就联名上书,请陛下三思。”
“我等应当效仿前朝的魏征,冒死进谏,才不辜负圣贤的教诲。”
看着这些被自己煽动得热血沸腾的门生。
孔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根本就不在乎皇后到底是谁,也不在乎未来的太子,到底是谁的儿子。
他在乎的,是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权力。
自从军改之后,武将集团的势力空前的膨胀。
霍渠,苏勋这些人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几乎压得他们这些文官喘不过气来。
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正是他们文官集团。
收复失地,重新掌握话语权的好机会。
而立后,就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只要他们能够在这件事上,成功地影响皇帝的决定。
这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告,文官集团,依旧是这个帝国,不可或缺的力量。
皇帝,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
至于得罪皇帝的风险,孔颖也不是没有想过。
但在他看来,这种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毕竟,他们是出于“公心”,是为了“国本”在着想。
皇帝就算再不高兴,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情,就杀了他们这些国家的栋梁。
最多,不过是斥责几句,罚俸禁足罢了。
而他们,却能够因此,收获巨大的政治声望。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孔颖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他觉得自己的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
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当自己力排众议。
成功地为帝国,挑选了一位贤后之后。
史书上,会如何浓墨重彩地,记载自己的功绩。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和他身后的这群,自作聪明的读书人。
正在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推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男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他们用自己那套可笑的“圣贤道理”和“为官之道”。
去揣测一个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眼光的,铁血帝王的心思。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笑话。
第二天,早朝。
当太监刚刚宣布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口令。
御史张诚,便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手里,高举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
“臣,有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