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技术围剿
第十四章 技术围剿 (第1/2页)凌晨五点半的市一院产科病房,消毒水的味道还没被晨光冲淡,林舟坐在陪护椅上,指尖轻轻碰了碰儿子柔软的耳垂。小家伙皱着眉哼了一声,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像攥着全世界的安稳。妻子苏晚靠在床头,把保温桶推过来:“熬了小米粥,你到公司热着喝。”
林舟点头,目光却没离开婴儿床。这三天他几乎没合过整觉,眼里的红血丝像细密的蛛网,可苏晚眼底的疲惫比他更重——产程的耗损还没褪去,眼下的青黑像晕开的墨。“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他把妻子散在额前的头发捋到耳后,声音压得很低,“我让我妈中午过来换你休息。”
苏晚笑了笑,把一张婴儿的拍立得照片塞进他西装内袋:“想他了就看看。”
车子驶出医院停车场时,林舟从后视镜里看了眼住院部的窗户,那扇窗后有他此刻最想守护的温度,可方向盘上的触感又提醒他,另一场硬仗已经在等着他。早高峰的车流像凝固的河,他把照片夹在仪表盘上,小家伙闭着眼的模样让他紧绷的肩线稍稍放松,直到手机震动起来,是小王的电话,语气里的慌乱像泼洒的墨水,瞬间染黑了车厢里的平静。
“林总,您到了吗?法院的人刚送来传票,是张总监那边……”
办公室的玻璃门还没完全推开,林舟就看见小王抱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在工位间打转,衬衫领口皱得像揉过的纸团。研发部的同事们都没心思敲代码,目光时不时往这边瞟,咖啡机里的蒸汽冒得老高,却没人去接一杯。
“慌什么?”林舟接过文件袋,指尖碰到袋口的金属搭扣,冰凉的触感让他更清醒。他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慢慢拆开传票,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侵犯著作权”五个字印在原告主张里,墨迹厚重得像要砸下来,附件里还有一份所谓的“代码登记证明”,编号清晰,盖章的位置却比正规文件偏了两毫米——张总监连伪造都没做到完美。
小王蹲在沙发边,手心里全是汗:“可打官司要拖多久啊?我们现在还在推新版本,资金链本来就紧……”
林舟没说话,打开了办公桌后的触控屏。【商业分析】系统的蓝光在他脸上流动,数据像银色的溪流在屏幕上奔涌。他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调出老吴开发核心代码时的日志——2023年7月12日凌晨三点的注释写着“优化浇水算法,适配多肉植物”,2023年9月5日的测试记录里附着老吴拍的办公室窗外的晚霞,这些细节是任何人都伪造不了的。系统的红色提示框跳出来:【张总监提交的代码登记证明编号与版权局数据库不符,建议立即举报】。
“老吴呢?”林舟抬头问。
“在实验室调试传感器,还不知道这事。”
“别告诉他,免得影响进度。”林舟拿起手机给律师打了电话,声音平稳得像在讨论明天的天气,“李律师,你现在过来一趟,带份举报材料的模板,我们要向版权局提交张总监伪造证明的证据。另外,把那份假证明的扫描件准备好,我要发行业群。”
律师赶来的时候,研发部的同事们已经知道了传票的事。老吴从实验室出来,手里还拿着个传感器,看见会客区的文件,脚步顿了顿:“林总,张总监是不是拿了我去年写的测试版代码说事?”
林舟没想到他会主动问,愣了愣才点头。老吴走到触控屏前,调出自己的代码仓库,翻到最早的版本:“我写的代码里有个隐藏的标记,在浇水逻辑里加了我女儿的生日,20190315,张总监抄过去的时候肯定没发现。”他指尖点在屏幕上的数字上,语气里带着程序员特有的骄傲,“这就是我们的证据。”
律师很快拟好了举报材料,林舟签完字,让行政部的小姑娘去寄特快专递。他拿着假证明的扫描件,打开了智能家居行业的核心群,群里有五十多家公司的负责人,张总监昨天还在群里发自己公司的新品宣传。林舟把扫描件和版权局的查询记录一起发出去,只写了一句话:“请各位同行鉴别,避免踩坑。”
消息发出去的十分钟里,群里一片寂静。然后有人发了个“震惊”的表情包,接着是一连串的提问:“这是假的?”“张总监怎么会干这种事?”张总监的头像始终是灰色的,直到半小时后,他才发了句“纯属误会”,可没人接他的话——上周刚和他谈合作的一家连锁家居品牌老板直接@他:“我们昨天签的意向书是不是要重新考虑?”
那天下午,张总监公司的官网就被网友扒出了三个产品的设计抄袭痕迹,几个正在谈的合作陆续传来终止的消息。小王拿着销售部的报表进来时,眼里的焦虑少了些:“林总,张总监那边好像撑不住了。”
林舟却没放松,他看着窗外的写字楼,张总监那个人,从来不会轻易认输。果然,一周后的周一,销售部的小李哭丧着脸冲进办公室,手里的销售数据报表上,红色的下降箭头刺得人眼睛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