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集 :衣食住行规格升
第62集 :衣食住行规格升 (第2/2页)只是沈月娥心里清楚,常嬷嬷不会就这么算了,往后的日子,怕是还会有更多的“规矩”找上门来。
没过几日,邢夫人那边又有了动静——派人送来了一批软烟罗。
送来东西的是王善保家的,她一进揽月轩的院门,就扬着嗓子喊:“月姨娘在吗?太太让我给您送好东西来了!”
沈月娥正在院子里散步,听到声音,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门口。
王善保家的撩着帘子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件浆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裙,手里捧着一个青色的布包,脸上堆着假笑,嘴角咧开,露出几颗黄牙,声音尖细得有些刺耳:“哎呀,姨娘这院子真是越来越气派了,难怪老太太看重您。”
她一边说,一边眼神四处扫视,落在院子里的海棠花、新换的炭盆上,眼神暗了暗,最后才落在沈月娥尚未显怀的肚子上,视线在上面停留了片刻,才移开。
“太太说了,月姨娘如今是府里的大功臣,怀了老爷的骨肉,一切用度都得是最好的。”王善保家的把布包放在石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匹软烟罗——有月白色的、水蓝色的,还有淡粉色的,布料轻薄得像烟雾,阳光照在上面,能看到布料上细细的纹路,漂亮得很。
“姨娘您瞧瞧,这可是江宁织造新进贡的软烟罗,宫里的娘娘们也不过就用这个做里衣,软和、透气,最适合您这样有孕的主子穿了。”王善保家的拿起一匹月白色的软烟罗,抖开给沈月娥看,语气里满是“羡慕”。
沈月娥看着那软烟罗,心里却没什么波澜——邢夫人突然送这么贵重的东西来,绝不可能是真心关怀她,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有劳太太费心了,也多谢王妈妈跑一趟。”沈月娥微微点头,语气平淡,脸上没什么笑意,“翠儿,把东西收下,再去取些点心来,给王妈妈尝尝。”
“哎!”翠儿应了一声,转身就要去屋里。
“别别别!”王善保家的连忙摆手,“姨娘客气了,老奴还有事要回太太的话,就不打扰了。”她虽然这么说,却没起身,反而拉着翠儿的手,又开始东拉西扯。
“说起来,赵姨娘那边听闻姨娘有喜,可是高兴得很呢。”王善保家的压低声音,凑到沈月娥身边,语气带着几分“神秘”,“老奴昨日去那边送东西,还听见赵姨娘跟她身边的丫鬟说,府里又要添小少爷了,往后更热闹了!”
沈月娥心里冷笑——谁不知道赵姨娘仗着生了个儿子,平日里没少挤兑她,看她不顺眼?如今她怀了孕,赵姨娘岂会真心高兴?王善保家的这话,明着是说赵姨娘关心她,暗地里却是在提醒她:府里嫉恨她的人,可不止邢夫人一个,赵姨娘也盯着她的肚子呢!
这是想挑唆她和赵姨娘的关系,让她们内斗,邢夫人好坐收渔翁之利啊。
“劳赵姨娘挂心了。”沈月娥淡淡开口,语气没什么起伏,既不接话,也不表露情绪,“只是我如今身子重,也没精力去拜访赵姨娘,等日后身子好些了,再去谢她。”
王善保家的见沈月娥不上当,脸上的假笑僵了僵,又东拉西扯了几句,说什么府里的丫鬟婆子都羡慕沈月娥有福气,又说老太太最近常提起沈月娥,总之就是没话找话,想多待一会儿,看看揽月轩的情况。
沈月娥心里清楚她的心思,却没点破,只是偶尔应一声,态度冷淡。王善保家的自觉无趣,又待了片刻,才悻悻地告辞了。
王善保家的一走,沈月娥脸上的平静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翠儿,把那些软烟罗拿到东厢房去,仔细检查一遍,尤其是布料的边角和接缝处,看看有没有异样。”沈月娥吩咐道,语气严肃。
“哎!”翠儿不敢怠慢,连忙把布包抱起来,快步往东厢房走去。东厢房平日里没人住,只有一些杂物,安静得很,适合检查东西。
沈月娥也跟着走了过去。
翠儿把软烟罗一匹匹展开,铺在地上。阳光从东厢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布料上,能清晰地看到布料的纹路。翠儿蹲在地上,一寸寸地检查,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姨娘,这匹水蓝色的好像没什么问题。”翠儿拿起水蓝色的软烟罗,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这淡粉色的也还好。”
沈月娥没说话,拿起那匹月白色的软烟罗,凑到阳光下仔细看。忽然,她的目光顿住了——在布料的边缘,靠近接缝处的地方,有一些淡黄色的斑点,很小,颜色也很浅,几乎和布料融为一体,若不是在阳光下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把鼻子凑近那些斑点,轻轻吸了一口气——一股极淡的、类似霉变又带着些许腥气的味道,钻进了她的鼻子。
“翠儿,你来看这里。”沈月娥指着那些斑点,声音低沉。
翠儿连忙凑过来,顺着沈月娥指的方向看去,也看到了那些斑点:“这……这是什么啊?是布料发霉了吗?可这是新送来的软烟罗,怎么会发霉?”
沈月娥摇了摇头,脸色凝重:“不是发霉。这味道不对劲,而且这些斑点太规整了,不像是自然发霉的样子,倒像是被人特意熏上去的。”她心里对邢夫人的狠毒又多了几分认知——上次是在香里动手脚,这次是在布料上,手段一次比一次隐蔽,一次比一次阴毒。
“那……那这东西会不会对姨娘不好啊?”翠儿看着那些斑点,声音都有些发颤。
“肯定不是好东西。”沈月娥把软烟罗叠起来,放在一边,“把这些软烟罗都单独收起来,放在柜子最里面,远离我的日常衣物,千万不要碰,也别让其他人碰到。”
“好!”翠儿连忙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软烟罗叠好,放进一个空的木柜里,还特意上了锁。
沈月娥看着那锁上的铜环,心里却没多少安全感——邢夫人这次没成功,下次还会用什么手段?她一个人,真的能防得住吗?
接下来的几日,沈月娥一直心神不宁。她知道,仅凭她和翠儿两个人,就算再小心,也总有疏漏的时候。对手在暗,她在明,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
她需要盟友,需要一个能帮她分辨这些阴私手段、能给她提供信息的人。
思来想去,沈月娥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潘金莲的身影。
潘金莲那日不仅提醒了她“凝神香”的问题,还知道“血竭藤”的来历,甚至连苏十三的动作都清楚——这女子看似不起眼,却像个活字典,对后宅的阴私手段、府里的人情世故,都了如指掌。而且,她消息灵通,连邢夫人院里丫鬟的下场都知道。
虽然沈月娥不知道潘金莲的动机是什么,也不知道她背后藏着什么人,但至少目前,她们在应对邢夫人这一点上,利益是一致的——潘金莲似乎也不想让邢夫人的计划得逞。
“或许,可以找她试试。”沈月娥心里打定了主意。
她从首饰盒里拿出一对珍珠耳坠——这对耳坠是她以前攒钱买的,东珠大小均匀,莹润有光泽,串在赤金的细钩上,不算格外贵重,却也精致得很,平日里她不常戴,用来做谢礼正好。
“翠儿,你把这对耳坠送到潘金莲姑娘那里去。”沈月娥把耳坠放在一个小锦盒里,递给翠儿,又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衣料有异,望妹解惑”八个字,“把这张纸条也一并给她,就说我多谢她那日提点,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好,姨娘放心,我一定送到。”翠儿接过锦盒和纸条,小心翼翼地放好,转身就去了。
翠儿去了约莫一个时辰,就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描金的小盒子。
“姨娘,潘姑娘让她身边的丫鬟把这个交给我,说让您亲自打开。”翠儿把小盒子递给沈月娥,语气带着几分好奇,“那个丫鬟说,潘姑娘说了,您的事,她知道了。”
沈月娥连忙打开小盒子——里面放着一张字条,还有一个用桑皮纸包着的小纸包,纸包上系着红绳。
她先拿起字条,上面的字迹娟秀却带着一丝刚劲:“此乃‘腐肌草’汁液提炼之物,无色无味,沾染皮肤可致红肿溃烂,久闻其气则伤及内里。姐姐慎之。纸包内为解此毒之药粉,以温水冲泡,擦拭布料即可除毒;若不慎沾染皮肤,亦可用此水擦拭患处。”
沈月娥看着字条,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潘金莲不仅识得这“腐肌草”,连解药都准备好了!这腐肌草她听都没听过,潘金莲却了如指掌,甚至连解药都有,她到底是什么来头?
她又打开那个纸包,里面是白色的粉末,细腻得像面粉,用指尖捻了一点,感觉滑腻,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草药香。
“翠儿,你立刻用温水把这药粉泡开,然后把那匹有问题的软烟罗取出来,用泡好的水仔细擦拭那些斑点。”沈月娥连忙吩咐道,语气急切,“记得戴着手套,别让皮肤碰到药粉和水。”
“好!”翠儿也知道事情紧急,连忙戴上手套,取来温水,把药粉泡开,然后拿出那匹月白色的软烟罗,用软布蘸着药水泡的水,小心翼翼地擦拭那些淡黄色的斑点。
神奇的是,随着擦拭,那些斑点慢慢变淡,最后竟完全消失了,连那股淡淡的腥气也没了。
“真的好了!”翠儿惊喜地喊道,“姨娘,您看,斑点没了!”
沈月娥走上前,仔细看了看软烟罗,果然,那些斑点消失得无影无踪,布料又恢复了原本的洁白。她又闻了闻,那股腥气也没了,只剩下布料本身的清香。
“太好了。”沈月娥松了一口气,心里对潘金莲的忌惮却更深了——这个女人,太不简单了。
经此一事,沈月娥和潘金莲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默契。潘金莲给她提供信息和帮助,沈月娥则欠她人情;她们没有明说结盟,却在暗地里互相配合,应对邢夫人的暗算。
只是沈月娥心里清楚,这种默契随时可能破裂——一旦她们的利益不再一致,潘金莲随时可能转身对付她。她不能完全依赖潘金莲,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规格的提升,给沈月娥带来的不是安逸,而是更深的危机。
明面上,她是府里的功臣,怀了老爷的骨肉,老太太看重,王熙凤“关怀”,吃穿用度都升了级,风光无限;可暗地里,邢夫人的暗算层出不穷,常嬷嬷的监视无处不在,赵姨娘也虎视眈眈,还有那些不知道身份的人,也在盯着她的肚子。
她就像被架在火上烘烤,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提心吊胆。
王熙凤派来的常嬷嬷,虽然不再明目张胆地立规矩,却总在暗地里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她吃饭时,常嬷嬷会盯着她吃了多少;她散步时,常嬷嬷会跟在身后,记着她走了多久;甚至她和翠儿说话,常嬷嬷都会竖着耳朵听,试图从只言片语里找到些什么。
潘金莲的帮助虽然有用,却也让她心里不安——她不知道潘金莲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这份帮助会持续多久,更不知道潘金莲会不会在某个关键时刻,反过来利用她。
还有苏十三,他虽然动了手,除掉了那个递香炉的丫鬟,却再也没有联系过她——他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猎手,静静地观察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手,也不知道出手是为了帮她,还是为了利用她。
沈月娥感觉自己像是走在一条狭窄的钢丝上,脚下是万丈深渊,两侧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稍不留神,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不算太热,也不算凉。沈月娥扶着翠儿的手,在院子里慢慢散步。院子里的海棠花开得正艳,粉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格外好看;青石板上的青苔被晒得有些干燥,踩上去不滑了。
她轻轻抚摸着依旧平坦的小腹,虽然还感觉不到孩子的动静,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血脉相连的羁绊——这是她的孩子,是她在这冰冷后宅里唯一的希望,也是她最大的软肋。
“孩子,娘亲一定会护你周全。”沈月娥在心里默念,眼神慢慢变得坚定而锐利。不管前路多么艰险,不管有多少人想伤害这个孩子,她都不会放弃——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意外降临的小生命,她必须撑下去。
翠儿跟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一把团扇,轻轻给她扇着风,小声说:“姨娘,您慢点走,累了就歇会儿。”
沈月娥点了点头,刚想说话,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有女子的哭骂声,还有丫鬟的劝阻声,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放开我!你们这些小蹄子,敢拦我!”一个尖利刺耳的女声响起,带着哭腔,却又充满了愤怒,“我要见那个狐媚子!沈月娥!你给我出来!”
是赵姨娘的声音!
沈月娥的脚步猛地一顿,身体僵了一下,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赵姨娘怎么会来这里?还闹得这么大张旗鼓,不顾体统!
“她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怀上老爷的种!”赵姨娘的哭骂声还在继续,夹杂着推搡的声音,“我的哥儿才是老爷唯一的指望!她定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才怀上的!让我进去!我撕烂她的脸!看她还怎么迷惑老爷!”
院子里的丫鬟婆子都被这声音惊动了,纷纷围了过来,却不敢上前阻拦,只能焦急地看着沈月娥。
沈月娥缓缓转过身,看向院门的方向,眼神里满是冷意——赵姨娘这是忍不住了,想直接动手?还是有人在背后挑唆,让她来当这个出头鸟?
她正想着,就看到常嬷嬷从屋里走了出来,站在她身边,眼神紧紧盯着院门方向。沈月娥无意间瞥了常嬷嬷一眼,竟看到她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嘴角还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期待,几分看好戏的意味。
沈月娥的心猛地一沉——常嬷嬷这反应,不对劲!难道赵姨娘来闹,和她有关?
院门外的喧闹声越来越近,赵姨娘的哭骂声也越来越清晰。沈月娥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眼神变得坚定——不管是谁在背后搞鬼,不管赵姨娘是来干什么的,她都不能退缩。
她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本集完)
第63集《巧云妒火燃心炽》简单内容提示:
赵姨娘(巧云)因沈月娥怀孕备受刺激,联想到自己地位可能不保,儿子也可能失宠,妒火中烧,行为愈发失控。赵姨娘可能在请安时或公共场合,借机对沈月娥冷嘲热讽,言语恶毒,甚至故意冲撞,企图制造“意外”。邢夫人一系可能暗中煽风点火,利用赵姨娘的嫉妒之心,怂恿她做出更过激的行为,企图借刀杀人。沈月娥面对赵姨娘的公然挑衅,保持冷静,不与之正面冲突,或借助王熙凤的权威、老太太的疼爱予以化解,并反将一军。赵姨娘的疯狂举动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她会否成为别人手中更危险的刀?沈月娥能否在应对赵姨娘的同时,继续防备其他更隐蔽的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