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寅时羹
第一章 寅时羹 (第2/2页)官家赵祯已然起身,坐在外间榻上,由内侍伺候着净面。他年近四旬,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惯常的温和,亦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意。见柴贵妃盛装出来,他脸上露出一点笑意,温和道:“说了多少次,这些事让尚食局去做便是,何苦每日起这般早。”
柴贵妃走上前,接过内侍手中的帕子,亲自替官家擦拭了手,声音柔婉得体:“官家操劳国事,臣妾别无所长,唯这点心意,还能略尽绵薄。再者,亲手所做,总归放心些。”
官家拍了拍她的手背,不再多言。两人移至膳桌旁,官家用了那碗温度恰到好处的米羹,又尝了块莲藕,点头道:“还是你这里的羹汤最是熨帖肠胃。”
用过早膳,官家起身,准备前往垂拱殿听政。柴贵妃领着宫人一路送至福宁殿门外。
“今日大郎要回宫请安,你可好好看看他,听闻在书院又清减了些。”临行前,官家想起长子,嘱咐了一句。
柴贵妃唇角弯起恰到好处的弧度,温顺应答:“臣妾晓得了。官家慢行。”
目送着皇帝的仪仗消失在宫道转角,柴贵妃脸上的笑意才如潮水般缓缓褪去,恢复成一片无波无澜的平静。她转身,扶着宫人的手,一步步往回走。
穿过熟悉的殿宇廊庑,回到她自己所居的柔仪殿。殿内陈设清雅,熏着她平日喜爱的淡雅冷香。她挥退了大部分宫人,只留两个心腹在殿外伺候。
殿内顿时空旷安静下来。她走到西次间靠窗的贵妃榻旁,那里放着一个不起眼的针线簸箩,里面是些彩线、未完工的小儿衣物。她伸手,指尖在榻沿一处雕花的牡丹花瓣上轻轻一按,旁边一块木板悄无声息地滑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不大,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机密文书,只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玉牌。玉质算不得顶好,是常见的青玉,打磨得却极为光滑。每块玉牌上都刻着字,笔画深刻,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
她伸出手,指尖微凉,轻轻拂过最前面几块玉牌上的刻字。
“元”、“亨”、“利”、“贞”……
那是她早夭的孩子们,那些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世间模样,便匆匆离去的孩儿。她的手指停留的时间稍长,指尖下的玉石,似乎也浸染了无尽的凉意。
后面跟着的,是“华”、“安”、“宁”、“康”……
再往后,“谦”、“逊”、“恭”、“谨”……
她的目光沉静如水,逐一掠过那些名字,仿佛在清点一笔笔旧账。当指尖触碰到最新的一块,上面刻着一个“恕”字时,殿外恰好传来宫人压低声音的禀报:
“娘娘,安少爷递了牌子进来问安,正在宫门外候着。”
柴贵妃的手指在“恕”字上微微一顿,随即,那玉牌被她轻轻拿起,握在了掌心。玉石贴着肌肤,传来温润的触感,渐渐被焐得有了温度。
她将暗格推回原处,严丝合缝,看不出任何痕迹。然后,她握着那枚刻着“恕”字的玉牌,缓缓直起身,走向殿门。
晨光此时已大盛,透过雕花长窗照进来,在她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端庄的影子。她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符合贵妃身份的、温婉得体的浅淡笑容,对着门外应道:
“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