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绣坊扬名(下)
第0046章绣坊扬名(下) (第2/2页)画面的焦点,是水面上几片将沉未沉的残荷,以及被风吹皱的一圈圈涟漪。残荷的叶片,边缘已卷曲枯黄,却仍带着盛夏残留的一丝韧劲,叶脉用极细的银灰色丝线勾勒,在暮色中隐隐反光。水波的绣法更是精妙,她用了多种蓝色、灰色、甚至加入了一丝丝极细的白色和珍珠母粉染成的微光丝线,以长短不一、方向多变的针法交错刺绣,竟真的绣出了光线渐暗时,水面那种深邃、流动、光影迷离的效果。整幅作品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具体的象征物,却完美捕捉了秋日黄昏池塘边那种转瞬即逝的、带着淡淡寂寥与诗意的“深浅”意境,一种沉浸式的、情绪化的秋意。
这四天里,贝贝几乎是不眠不休。煤油灯熏得她眼睛发红发涩,指尖被针扎破了无数次,缠上布条继续绣。疲倦到极致时,她就会停下来,轻轻抚摸住胸前那半块玉佩。说来也怪,每当她心绪不宁或倍感压力时,那玉佩似乎真的会传来一丝丝温润的暖意,仿佛在无声地给予她力量。这感觉玄而又玄,却真实地支撑着她。
第五日,终于到了。
彩华绣坊前厅被特意布置过,显得格外郑重。齐啸云如约而至,与他同来的还有两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一位是沪上书画名家陈老先生,以品评严格、眼光独到著称;另一位是时尚杂志《摩登画报》的主编苏女士,对艺术与时尚的结合颇有见解。钱掌柜和王师傅早已等候在此,绣坊里能抽开身的绣娘们也都被允许在一旁观摩,将前厅挤得满满当当。
贝贝抱着她的绣架,站在人群边缘,心跳如擂鼓。她看到王师傅那幅已经装裱好的《秋菊图》,在明亮的灯光下,菊花雍容,色彩饱满,针脚细腻得几乎看不见,引来一片低低的赞叹声。相比之下,她那幅尚未装裱、依旧绷在架子上《秋塘暮色》,在周围富丽堂皇的摆设映衬下,显得过于素雅,甚至有些……不起眼。
“齐先生,陈老,苏女士,请看老夫的拙作。”王师傅自信地示意助手将《秋菊图》展示在中央。
陈老先生凑近仔细观看,频频点头:“嗯,王师傅功力深厚,这菊花的层次,湖石的皴擦感,都用针线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绣品的精髓尽在于此啊。”
苏女士也微笑道:“色彩搭配很和谐,寓意也好,放在传统的家居环境中,会很提气。”
王师傅脸上露出了笑容,捋着胡须,志得意满地瞥了贝贝一眼。
轮到贝贝了。她深吸一口气,将《秋塘暮色》的绣架轻轻放到展示位上。当那幅以青灰色调为主、描绘着朦胧芦苇和残荷水波的绣品完全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前厅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
许多人脸上露出了困惑、甚至失望的神情。这……这就是她花了五天时间绣出来的东西?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吉祥的寓意,只有一片暮色中的池塘,看起来灰扑扑的,甚至有些萧索。
王师傅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然而,齐啸云、陈老先生和苏女士,却几乎同时向前迈了一步,目光紧紧锁在绣品上,神色变得异常专注。
陈老先生甚至从怀中掏出了放大镜,俯身细细观察那片芦苇和水波。“这……这芦苇的用色!竟有如此多的变化!枯而不僵,乱中有序……这水波!妙啊!这光影是如何绣出来的?竟有流动之感!这已非刺绣,近乎写意丹青了!”他越看越激动,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苏女士双眼放光,她绕着绣架走了一圈,从不同角度观看:“不可思议!这种朦胧的、充满情绪感的表达方式,太现代了!这色彩,这构图,直接印在《摩登画报》的封面上都毫不逊色!它讲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时光流逝的美感。齐先生,这正是你想要的,‘新意’和‘深度’!”
两位评审截然不同的反应,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传统的极致赞美,与现代的高度认可,在这幅《秋塘暮色》上竟然得到了统一?
齐啸云没有说话,他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那一片深邃的秋塘暮色中,仿佛被吸入其中。他从那细腻的针脚、微妙的色彩和流动的光影里,看到的不仅是一幅绣品,更看到了创作者敏感的心绪、独特的观察力和不屈的灵魂。这与他记忆中那个在街头慌乱无助、却又眼神清澈坚韧的女孩形象,慢慢重叠,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引人探究。
良久,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在紧张得嘴唇都有些发白的贝贝脸上,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王师傅的《秋菊图》,技艺精湛,底蕴深厚,代表了传统刺绣的最高水准,令人敬佩。”
王师傅脸色稍霁。
齐啸云话锋一转:“然而,阿贝姑娘的《秋塘暮色》,于无声处听惊雷。它以创新的针法和独特的审美,捕捉并升华了‘秋意深浅’的意境,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更赋予了刺绣艺术新的生命力和情感表达。其艺术价值和与现代审美潮流的契合度,更胜一筹。”
他转向钱掌柜和两位评审:“三位以为如何?”
陈老先生抚掌赞叹:“齐先生所言极是!老夫今日算是开了眼界!刺绣一道,亦需与时俱进,阿贝姑娘此作,当属神品!”
苏女士也立即附和:“我完全同意!这幅《秋塘暮色》的艺术表现力和时尚感,无可争议!”
胜负,已分。
王师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幅《秋塘暮色》,又看看齐啸云和两位评审,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无法接受,自己数十年的功力,竟然败在这样一幅“不成体统”的作品之下。他猛地一甩袖子,转身推开人群,踉跄着向后院走去,背影充满了落寞与不甘。
钱掌柜虽然有些意外这个结果,但齐啸云和两位权威的肯定,以及那五百件订单的诱惑,让他立刻满脸堆笑地打圆场:“齐先生和二位大家眼光独到!阿贝确实天赋异禀!这也是我们彩华绣坊的荣耀!那订单……”
“合约稍后我的助理会送来。”齐啸云淡淡道,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贝贝。
贝贝站在原地,巨大的喜悦和放松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她赢了?她真的赢了?她不仅证明了自己,更为绣坊赢得了重要的机会!眼眶微微发热,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掉下来。
人群渐渐散去,前厅只剩下齐啸云、他的随从,以及还有些恍惚的贝贝。
齐啸云走到她面前,看着她因熬夜而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低声道:“恭喜你,阿贝姑娘。你的绣品,当之无愧。”
“多谢齐先生……还有,谢谢您的染料。”贝贝低声道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齐啸云微微一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作品。另外……”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问道,“阿贝姑娘是苏州人?不知是苏州哪里?我有一位故人,也是苏州籍,许多年没有音讯了。”
贝贝心中微微一紧,抬起头,对上他探究的目光。他为何突然问起这个?是随口寒暄,还是……别有深意?她谨慎地回答:“是苏州城外的莫家村,小地方,齐先生可能没听过。”
“莫家村……”齐啸云重复了一遍,目光似乎在她颈后扫了一眼,但贝贝低着头,并未察觉。“确实不曾听闻。不过,阿贝姑娘的绣艺如此特别,想必家学渊源?”
贝贝的心跳漏了一拍,养母莫沈氏的叮嘱在耳边回响——不要轻易对外人提及绣法来历。她垂下眼睑,掩饰住眼底的慌乱:“是家母教导了一些基础,主要还是自己胡乱琢磨的。”
齐啸云将她那一瞬间的迟疑尽收眼底,不再追问,只是温和道:“原来如此。阿贝姑娘辛苦了,早些休息吧。”说完,他便带着随从离开了。
贝贝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几乎虚脱。喜悦、疲惫、以及齐啸云最后那几句问话带来的隐隐不安,交织在一起。
她不知道的是,齐啸云在离开绣坊,坐上汽车后,对前排的助手低声吩咐了一句:“重点查一下苏州莫家村,莫老憨和莫沈氏夫妇,特别是……他们这个女儿莫贝贝的来历,越详细越好。另外,想办法确认一下,她脖颈后面,是否有一块胎记。”
而贝贝回到自己那间狭小的宿舍,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终于忍不住让喜悦的泪水滑落。她轻轻取出那半块玉佩,在昏暗的光线下摩挲着。玉佩温润,似乎还残留着方才紧张时刻的余温。
“爹,娘,我做到了……我很快就能攒够钱,给爹请最好的大夫……”她喃喃自语。然而,齐啸云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和他那句关于“家学渊源”的问话,却像一粒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疑虑的涟漪。
这场比试,她赢得了扬名的机会和至关重要的订单,却也仿佛无形中揭开了一道帷幕,让她的身世之谜,与这位齐家少爷,产生了一丝危险的、却无法回避的关联。前方的路,似乎更加清晰,却也更加迷雾重重。
(第0046章绣坊扬名(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