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感情线上的小摩擦
第34章 感情线上的小摩擦 (第2/2页)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用处理危机的方式对待这段关系:设定优先级、控制节奏、规避风险。就像调试系统参数,追求最优解,不容许冗余与失控。可人和系统不一样,情感不是代码,无法通过补丁修复。有些信号错过了,就不会再响第二次。
凌晨两点十八分,他合上笔记本,却没有起身离开。办公室安静得能听见空调低频的嗡鸣,还有自己胸腔里那一声声缓慢而沉重的心跳。他打开手机录音功能,犹豫了几秒,按下录制。
“我知道最近让你失望了。”他说,声音比平时低,但没停顿,“我不是不懂你在承担什么,也不是不在乎你说的每一句话。我只是……怕走错一步,连我们以后说话的地方都没了。对不起,我不该让你一个人扛着期待。”
话出口的瞬间,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这些词在他心里盘旋已久,可真正说出来,才发现它们比想象中更沉。他录完后没立刻发送,反复听了三遍,确认没有多余的情绪泄露——没有哽咽,没有颤抖,甚至连呼吸都平稳如常。这才点出去。
备注栏他打了几个字又删掉。“抱歉”太轻,“我想你”太重。最后只留下一行小字:“不用现在听。”
发出去的瞬间,心里那块一直绷着的东西,好像松了一道缝。不是彻底释放,而是裂开了一条细微的口子,让长久压抑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丝透气的空间。
第二天早上七点,阳光已经斜照进客厅。亚瑟站在阳台上喝第一口茶,水汽氤氲,模糊了他的镜片。手机躺在矮桌上,屏幕朝上,像一只沉睡的眼睛。
风吹得它轻轻转了个方向,光影在玻璃面上流转。
过了会儿,它震了一下。
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
“昨晚听了。”
他握着杯子的手顿住,热意从掌心蔓延到指尖,又迅速退去。他没急着回复,只是低头看着那行字,仿佛怕眨一下,它就会消失。
“你累的时候,也可以说出来,不必全都自己压着。”
没有责备,也没有立刻回暖的亲近,但这话像一缕温水,慢慢渗进之前干涸的缝隙里。不是原谅,更像是理解——一种历经冷却后依然愿意靠近的温柔。
他盯着这两行字看了很久,直到楼下传来工人搬运建材的声音,抬头一看,对面工地的塔吊已经开始转动,钢铁巨臂在晨光中划出弧线,像某种无声的承诺。
他回了一句:“等我把这边理顺,我们好好见一面。”
发送之后,他把手机翻过去,面朝下搁着,不想盯着看会不会马上回复。茶渐渐凉了,他也没再去续。阳光爬上沙发扶手,照亮了角落里一本落灰的剧本——那是他们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扉页上还留着两人签名,墨迹早已干透。
快九点时,他换好衣服准备出门,手机又震了一下。
他没急着拿起来,先系好鞋带,拎起包,走到门口才转身拿起手机。
一个“好”字静静地躺在对话框里。
简洁,干净,却带着千钧之力。
他盯着那个字看了两秒,嘴角不自觉地动了一下,像是笑,又像是释然。然后他把手机塞进外套口袋,开门走了出去。
电梯下行的时候,他靠在角落,手插在衣兜里,指尖碰到手机边缘。外面街道开始热闹起来,早餐摊的蒸笼冒着白气,骑电动车的人穿梭在车流里,喇叭声、叫卖声、孩童的笑声混成一片生活的底噪。
他原本计划今天去趟公司,重新审一遍透明化委员会的候选人名单,但此刻脑子里冒出来的,却是三年前他们在片场最后一次合作的画面——
那天也是这样的早晨,天空微蓝,空气清冽。她穿着旧毛衣站在镜头外等他讲戏,头发乱蓬蓬的,手里捧着一杯豆浆,袖口沾了点油渍。他走过去说“今天节奏慢点”,她抬头看他一眼,眼里有光,笑着说:“你终于学会喘气了?”
那时他们还没成为对手,也没被立场撕开距离。他们是创作者,是战友,是彼此最懂对方的人。
电梯“叮”一声停在一楼。
他走出去,迎面一阵风卷着尘土扑来。他抬手挡了一下眼睛,脚步没停。
刚走出大堂,手机在口袋里震动第二下。
他掏出来看了一眼。
还是她。
“我今天要去工地看实景布置,可能会路过你们公司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