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两亿投资后的暗流涌动
第51章 两亿投资后的暗流涌动 (第2/2页)插入新卡,开机。信号缓慢接通。
他拨出一个六位数的短号。电话响了两声,被接起。无人说话。
“最近有没有人打听我的资金动向?”他声音平静,像在问天气。
对方沉默了几秒,才传来一个低哑的男声:“你终于察觉了。”
通话结束。
亚瑟把手机平放在桌面,没再打第二通。他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这场棋局早已布下,而他,只是现在才踏入陷阱的中心。
这位老友姓周,曾是某外资投行风控主管,十年前因一桩跨境洗钱案与他联手破局,之后便断了联系。此人行事缜密,从不说废话。他说“终于”,说明监视早已开始,甚至可能覆盖了他的日常通讯。
是谁知道那笔七百万的存在?
是谁能在凌晨一点十七分,以合作方法人名义完成审批?
又是谁,精准使用了“缺口”这个词?
这三个问题像钉子一样扎进脑海。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牛皮笔记本,写下:
一、谁在监视资金流向?——具备系统高级权限,或掌握后台接口
二、为何知晓“缺口”术语?——必属核心决策圈,参与过非正式会议
三、目的为何?——破坏《星途》?还是引我现身?
写完,他合上本子,闭目片刻。
这件事不能让艾迪知道。她三年前才从抑郁中走出来,为了陪他重建生活,放弃了自己在纪录片领域的事业。如今她每天笑着问他拍摄进度,给孩子讲镜头语言,仿佛终于相信他们可以一起往前走了。如果此刻告诉她投资被截流、项目濒临崩盘,她一定会自责,会觉得是自己的软弱拖累了他。
小亚明更不能知道。那孩子曾在警方带走他时哭到窒息,整整半年不肯叫“爸爸”。后来经过心理干预,才一点点重建信任。现在他天天嚷着要当导演,要把爸爸的故事拍成电影。不能再让他经历一次“爸爸消失”的恐惧。
只能他自己查。
但这次不同以往。从前他对付的是台面上的对手——媒体抹黑、资本狙击、舆论围剿。那些都是明枪,看得见,防得住。而现在,敌人藏在阴影里,不动声色地撬动根基,连系统都能远程切断。
敢在他宣布全力押注《星途》的第二天动手,说明对方一直在等这一刻。等他放松警惕,等项目启动,等资金落地——然后一刀割喉。
而且,“缺口”这个词……他回忆起来,是在一次深夜会议中随口说的。当时团队争论预算分配,他说:“目前看,表面上全款到位,但实际上存在七百万的资金缺口,必须重新规划。”
那次会议没有录音,纪要也未提及该词,只有在场五人知晓。
五个人:制片人赵岚、财务总监李铮、法律顾问沈砚、技术顾问崔哲,以及……签约当晚临时顶替的那位“紧急授权代理人”。
他猛然睁开眼。
上周签约前夜,原定法务代表突发急性阑尾炎送医,对方紧急派出一名自称“集团特别授权代表”的男子代签。那人出示了完整的委托书和公证书,手续齐全,他也查验过,未觉异常。
但现在回想——那份公证书的编号,全是数字,共十二位。而国内公证机构的编号通常是“地区代码+年份+序号”格式,如“沪证字第20231024号”。纯数字编号,极可能是伪造。
他迅速打开笔记本,翻到当日会议记录页。照片中,那位代理人站在签约桌旁,穿着深灰西装,面容普通,戴着无框眼镜。名字登记为:CY2046。
不是真名。更像是代号。
他心中一凛。
CY2046……是谁?
那家壳公司背后的关系链是否早已编织多年?
那个在签约夜悄然替换身份的人,是不是从一开始就等着这一刻?
他把手机放下,重新按下录音键,声音冷静如刀锋:
“第一条线索:有人拥有系统高权限,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修改了核心资金路径。”
“第二条:此人熟悉内部术语,极可能参与过非公开决策。”
“第三条:所有异常节点,指向签约夜的紧急代理人——代号CY2046。”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
“下一步,排查项目管理系统的所有登录日志,尤其是凌晨时段的异常IP。同时,调取签约现场的全部监控备份,重点追踪CY2046的行动轨迹。”
录音结束。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小亚明正举着蜡笔画奔向母亲,画纸上歪歪扭扭写着:“我的爸爸是大导演。”
艾迪接过画,笑着揉了揉孩子的头发。
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
而在某处看不见的地方,一张网正在收紧。
而他,已决定不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