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声势浩大的川中起义
第259章 声势浩大的川中起义 (第1/2页)随着同知姚熙一道道命令发出,很快,惊慌失措的城中大户们也找到了主心骨。
几家人不敢怠慢,纷纷将看家护院的男丁尽数派出,凑足了四五百人,乱哄哄的聚集到府衙前。
王府的刘公公也深知事态严重,一面派人飞马向成都府报信,一面将王府的侍卫和豢养的青皮打手全都派了出来。
看着勉强聚起来的七八百人,姚熙心中稍定。
眼下只需要等巡检司的弓兵赶到,差不多能凑足千人,想必镇压叛乱不在话下。
可就在这时,他先前派去巡检司的小吏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上气不接下气:
“姚姚同知!不好了!”
“巡检司.巡检司被贼人围了!小的根本进不去!”
姚熙听罢如遭雷击,揪住那小吏的衣领,厉声喝问道:
“什么?!”
“巡检司已经失守了?”
那小吏喘着粗气,摇了摇头:
“不不清楚!小的没敢凑上去。”
“我只远远地看见好多穿着囚服的百姓和黑衣人拿着武器,正猛攻巡检司大门!”
“这帮人好像是从武备库那边过来的!”
姚熙听完眉头紧皱,看样子武备库已经失守,这帮乱民拿了武器已经开始围攻起巡检司来了。
巡检司可是还有近三百号弓兵,是城内唯一有点战斗力的官方力量。
要是巡检司再被攻破……
他不敢细想,立刻朝着眼前的众人下令道:
“快!”
“所有人跟我去巡检司!”
“务必杀退贼人,把人统统救出来!”
“各家主有言在先,杀一人赏银十两!杀贼首赏银百两!”
就这样,在大额赏银的诱惑下,这支由家丁、护院、地痞无赖和王府侍卫拼凑起来的杂牌军朝着巡检司的方向气势汹汹的杀了过去。
此时的巡检司,早已被暴动的百姓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厚重的大门在人群的反复冲击下,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
门内,不少逃难来的衙役正死死地顶住大门,巡检司的弓兵正依托着门洞和两侧的矮墙,拼死抵抗。
“顶住!给我顶住!”
巡检司巡检躲在门楼后,声嘶力竭地吼叫,脸色煞白。
他万万没想到,前阵子他还在各村镇耀武扬威,一转眼就被这群暴民堵在了老窝里。
咔嚓——!
随着一声巨响,厚重的门闩终于不堪重负,被硬生生从中间撞断,巡检司衙门轰然洞开。
“冲进去!杀狗官!”
被仇恨驱使的百姓们,爆发出震天的怒吼,朝着衙门里涌了进去!
人们举着五花八门的武器,有锈迹斑斑的长矛,有缺口卷刃的腰刀,甚至还有早已沦为烧火棍的鸟铳。
“放箭!快放箭!”
眼见大门被破,巡检发出一声声嘶吼。
院子内,早已等候多时的三排弓兵,在队官的喝令下,对着密集的人群就是一轮齐射。
近距离的齐射威力惊人,冲在最前面的十来个百姓瞬间被射成了刺猬,惨叫着扑倒在地。
可紧接着,不少扛着长盾的汉子从后方挤了出来,挡在了人群前。
笃笃笃!
第二轮箭矢狠狠钉在了盾牌上。
木屑飞溅,巨大的冲击力让持盾的几个汉子手臂发麻,脚下打了个踉跄。
好在盾牌虽然年久老化,但上面蒙了层牛皮,没有被轻易射穿。
“快!”
“前头的给我顶住,冲进去宰了这帮孙子!”
可就在人群即将冲进巡检司衙门时,街道的另一头却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喧哗声!
是同知姚熙,他终于带人赶到了巡检司外。
姚熙看着不远处杂乱的人群,猛地抽出腰刀,对着麾下厉声喝道:
“快!贼人在此!”
“列阵举弩,给我宰了他们!”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十名王府侍卫应声而出,手上端着弩机,站在了队伍最前列。
家丁护院和青皮无赖们紧随其后,在狭窄的街道上排成了一列纵队,缓缓朝着不远处的巡检司压了过去。
见此情形,樊刚和任诚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老任,外面这帮人交给你。”
“给我半柱香的时间,我带人进去宰了里头的守军。”
樊刚语速飞快,不容置疑。
任诚闻言点点头,扭头对着聚集在身边的百姓们嚷道:
“乡亲们,狗官带着狗腿子来了!”
“这群杂碎想拿你们人头献功,想把你们关回大牢,你们答不答应?!”
刚刚才从牢里逃出生天的百姓们哪听得了这话,齐齐发出一声怒吼:
“不答应!!”
“好!有卵子的跟我来!结阵迎敌!”
任诚声如洪钟,展现出掌令官鼓舞士气的看家本领,
“手里举盾的顶在第一排,第二排!”
“后面的人贴紧,用你们的前胸顶住前排的后背!”
“手里的武器架在前面人的肩头上,给老子端平了!”
“听我号令,一步一步往前压!”
在任诚的指挥下和少数老兵的协助下,这帮毫无军事经验的农民,乱哄哄地在狭窄的街道上排开,组成了一个异常紧密的步兵方阵。
前排是十几面大小不一、伤痕累累的蒙皮长盾,后排的百姓则伸长了手臂,举着各式武器,密密麻麻地从盾牌的缝隙里伸了出来。
不远处的姚熙看到这一幕,冷笑连连。
城里的武备库早就形同虚设,里面的家伙事更是年久失修,这帮泥腿子竟然拿着一堆破烂就想造反?
简直找死!
“放弩!快放弩!”
“给我射死这群不知死活的乱民!”
随着他一声令下,处在最前列的王府侍卫们扣动了手上的机括。
嗖嗖嗖——
弩箭带着强劲的力道激射而出,几面本就腐朽破烂的长盾被应声射穿!
举着盾牌的汉子惨叫一声,胸口中箭倒了下去。
一旁几面盾牌也被射得剧烈摇晃,持盾者虎口崩裂,鲜血直流。
更有几支弩箭轻易射穿了盾牌,把后面的百姓们穿成了血葫芦。
“啊!”
惨叫声在阵中连连响起,方阵里出现了一丝骚动。
“给我顶住!”
“后面的,给我用力往前推!”
危急关头,任诚的吼声不断响起,鼓舞着士气。
处在战阵最后方的老兵们不断发力,卯足了力气把人群往前推。
随着众人发力,刚刚还因为伤亡而止步不前的军阵,又开始缓缓动了起来,坚定地朝着前方步步推进。
街道另一头的姚熙见着这一幕,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这怎么可能?!
这帮乌合之众,怎么一夜之间像变了个人一样?
要是以前,只要弓弩随便放一轮,死上七八个人,这群人早该四散奔逃了,今天怎么突然转了性?
一定是火力不够密集!
姚熙强做镇定,对着前头持弩的王府侍卫下令道:
“再放!”
“给我一直放!”
“我就不信杀不散这群泥腿子!”
随着他一声令下,又是一轮弩箭射出,对面的军阵传来几声惨叫,不少人应声倒下。
可令人意外的是,前头的方阵只是微微一顿,随即再次压了上来。
眼看距离已经不足三十步,前排的王府侍卫甚至能看到对面百姓那择人欲噬的目光!
“疯了!”
“这群人疯了!他们就不怕死?!”
姚熙见此情形,恨得咬牙切齿。
可他不清楚的是,对面方阵里的百姓们也怕得要死。
前排不少人看着身旁的同伴倒下,鲜血溅在自己脸上,腿肚子都在发软,握着盾牌的手更是抖得厉害。
一些胆子小的,见到伤亡就畏足不前,甚至想掉头就跑。
可身处军阵当中,哪是想跑就能跑的?
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围满了人群,身后更是传来一股巨力。
无数个胸膛死死顶住他们的后背,让人根本无法后退。
整个方阵如同一块被挤压的巨石,只能不断向前。
这就是结成紧密军阵的好处。
它能够消弭个体的恐惧,将所有人的意志和力量强行拧成一股绳。
对于步兵来说,他们只能抱团结阵,散开就是被各个击破。
无数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很多人在读史书时,看到诸如浑河血战,白杆兵、浙兵宁愿顶着后金重箭和火炮也要保持密集阵型时,常常会大言不惭的指点江山:
这帮人会不会打仗?面对炮火散开不就行了?
可在古代冷兵器乃至早期火器战场上,对于缺乏机动性的步兵而言,密集严整的阵型就是生命线。
一旦阵型散开,无论士兵多么精锐,都会产生无法抑制的逃跑冲动。
这绝非个人勇武所能克服,而是群体心理和战场环境决定的铁律。
所以很多时候,军官宁愿顶着敌人密集的炮火,也必须维持阵型不散。
而此时的任城也是这么做的。
他很清楚,只有把这群百姓紧紧聚在一起,裹挟着人群不断向前,才能消除他们怯战的心态,挡住官府援兵。
此时,两方人马已经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杀——!
随着一声震天的怒吼,无数长枪、腰刀,短斧齐齐伸出,从前列盾牌的缝隙间狠狠朝着官府援兵招呼了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